堅持立德樹人 實踐特色辦學
——bevictor伟德官网應用型人才培養紀實
郭獻芳 李雄威 司克輝
bevictor伟德官网是一所新建地方高校,土木建築本科教育起步于2000年。在我國名校林立、曆史悠久、實力卓著的東南沿海高教的花園裡,bevictor伟德官网這棵小草也為這方繁榮的春天貢獻了自己的一抹新綠。二十年磨一劍,從2009年的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2012年的省特色專業、2016年省重點專業(類)、2019年省品牌專業、2019年省一流專業建設點,到現在土木工程、建築學雙雙沖擊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一步一個台階,走出了一條受到業界好評的特色辦學之路。
按照行業企業要求辦專業教育
地方新建高校的專業教育必須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姓地”,二是“屬供”。“姓地”就是要做好地方這篇文章。必須緊貼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服務地方行業企業轉型升級中找準定位、有所作為;“屬供”就是要做好專業人才供給這篇文章。必須适應高教發展“普及化”的階段性規律,精準适應需求側,緻力于專業人才的供給側改革。為此他們确立了“産教融合”——供給側和需求側同頻共振的專業建設戰略和“面向地方、融入行業、培養現場工程師”的應用型專業教育定位。
江蘇省是全國建築大省、強省,在全國建設市場占有重要地位。建設行業是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建設市場的變化,建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呈多樣化細分的趨勢。為此他們确立了需求導向和差異化、錯位發展的理念,遵循以優質供給滿足有效需求的邏輯,着力提高專業人才的供給質量。
按照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自覺“把人才培養嵌入到行業企業的發展需求中”,對人才職業結構進行“市場細分”,精準把握職業(崗位)需求。他們兼顧職業需求和學科要求,按照基礎相對穩定、拓展适當靈活的思路,确立了“1+N:一個基礎多樣拓展”的專業培養方案重構。前3年着力夯實“1”這個學科基礎,按照《專業指導性規範》《專業類教學國家質量标準》和《工程教育認證标準》的要求做好堅實的學科支撐,滿足學生未來知識遷移和繼續深造的要求;後1年契合行業職業需求進行靈活的“N”拓展強化,着力打造執業核心能力和職業素養。
根據南通四建、常州一建、蘇中建設等合作企業的要求,他們在土建類專業開設了安全管理、鋼結構、BIM等專業方向。在土木的基礎上,為企業“定制”培養安全管理、鋼結構、BIM等複合型人才,精準對接目标市場。2015年全國首批為南通四建集團“定制”培養的土木—安全管理專業人才被企業全部接收,廣受好評。他們還契合建設行業跨專業協同的需求,模拟建築設計院工作模式,與常州大學開展校際多專業協同畢業設計;契合建設行業跨文化交流的需求,與丹麥VIA大學、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開展專業合作教育項目和專業Workshop中外聯合教學項目。
解決好了“姓地”和“屬供”兩個問題,就能變專業人才供給本位、學校主導的“批量生産”為需求本位、行業企業主導的“按需定制”,割除了專業教育同質化、“就業難和招人難”的結構性難題、供給和需求脫節的頑疾。
在工程背景下開展工程教育
應用型人才有着和學術性人才不一樣的成長環境要求。面向職業、以解決一線複雜工程問題為培養目标的應用型專業教育,不可能在傳統的課堂背景下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必須破除封閉課堂中的“自導自演”。為此,他們進行了“在工程背景下開展工程教育”的教學組織方式重建。
他們通過與行業企業和學生交流,了解到企業和學生對教學不滿意的是:“一、課上講的有什麼用?二、講的這些怎麼用?三、課上講的書上、網上都有。”由此他們開始了教學組織方式重建的探索。按照“成果導向”“學生中心”的理念,确立了更加關注課程的工程背景,更加突出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技術能力和非技術能力培養,更加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其主動探究的重建原則。
在第一課堂上,大力推行項目式教學、任務式教學、研究性教學等翻轉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通過具體的項目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分析項目問題、研究和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方法和實施方案。教學組織方式的重建把學習重點由知識記憶、知識積累向分析問題、研究問題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轉變,學習要求從關注最終的考試成績(學習結果)向更加關注學習能力培養(學習過程)轉變,學習行為從教師壟斷課堂向學生主動、積極參與轉變。教、學兩旺,很好地解決了課堂上玩手機多、打瞌睡多、開小差多“三多現象”。
利用與企業共建的國家級别“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省級“實踐教育中心”等校企協同育人平台,積極培育第二課堂,推進以工程訓練為主要内容的創新創業。學院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專門設置了“創新學分”,學生需要獲得“創新學分”取得畢業資格。用創新學分建立起了“學院發起、企業支持、團隊創新、學生參與”為顯著特征的激勵機制,引導學生走進企業、走進平台、走進項目,建立起一二課堂聯動的立體化育人體系。
在工程背景下開展工程教育解決了學術性教育與應用型需求之間的矛盾,既填平了企業需求和學校供給的現實鴻溝,克服了企業招入人才需要“繼續教育才能就業”的難題,又解決了學生對所學何用的困惑,增加了其學習興趣,從而在實踐層面實現了人才供給和人才需求的“無縫對接”,提高了人才供給的質量。
跟着工程師學習工程技術
應用型人才需要應用型教師來培養。不能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老師,就不能承擔培養能夠解決複雜工程問題人才的重任。為此,他們着力打造校内雙師雙能型師資和産業教授兩支隊伍。
一方面,借助于通過“把人才培養嵌入到行業企業發展的需求中”建立起來的校企協同機制,送教師到行業企業挂職研修、合作研究,提高專業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目前,在專業教師中具備雙師雙能型資格的占比已達73%,很多教師做到了“頂天立地”。另一方面,“把企業資源嵌入到學校的人才培養過程中”,聘請産業教授實際參加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教學案例編制、教學講義編寫及具體教學活動。業界的許多工程專家,比如常州一建總工顧國忠、技術中心主任張岚、南通四建總工張赤宇、蘇中建設安全總監韓志剛、振華港機高工劉榴、江蘇遠瀚設計總師朱堅等30餘位專家,作為bevictor伟德官网的産業教授參與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
跟着工程師學習工程把人才供給和人才需求的“無縫對接”切實落到了實處。2011土木工程—安全管理班的潘豔蘭同學說:“雙師型教師和企業專家來授課,讓我們不出校門在大學課堂上進行了‘無縫學習’,學習和工作貼得更近了。”
用行業企業的滿意度檢驗工程教育
專業教育的成效如何、質量高低不能由學校“自吹自擂”,而是應當交給用戶來評判。學校依據評價意見來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改進教學内容、改善教學活動。為此,他們建立了以《專業标準》和《課程标準》為依托,以目标達成度評價為關鍵,依據達成度評價結果持續改進教學的PDCA循環質量保證體系和專業質量文化。
依據專業定位和行業企業職業要求及國家《專業類教學質量标準》,确立本校《專業标準》,明确專業培養目标和畢業要求;按照課程支撐專業的邏輯,分解畢業要求指标,确立《課程标準》,明确課程學習目标。把《專業标準》和《課程标準》以制度形式确立下來,作為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的基本依據。
圍繞《專業标準》《課程标準》的有效實現,重點抓好課程這個人才培養的“最後一公裡”。積極探讨課程目标實現的有效途徑和方式方法,推進基于目标導向的教學改革。強化教學過程管理,以課程目标達成度評價結果反思教學内容、教學組織和教學考核,提示下一教學環節的改進重點。
用行業企業的滿意度檢驗工程教育把教學質量的關注點由教師的“輸入”轉向了更加關注學生的“産出”,把教學質量評價由偏于督導專家的主觀判斷轉向基于《專業标準》《課程标準》的“目标達成度”客觀評價,很好地實踐了“基于成果的教育”的理念。同時,從課程入手,對于課程目标、内容要求、教學實施、考核及目标達成評價提出剛性要求,從制度上避免了教學的“任性”和“彈性”。對教什麼、怎麼教、考什麼、達到什麼程度等提出了要求,使質量有了标準、教學有了範式、管理有了依據。
bevictor伟德官网的專業教育形成了鮮明的“需求導向、産教融合、創新創業、持續改進”的特色。這些做法在學校審核性評估中被專家作為典型案例給予高度肯定。改革的受益者是學生。根據江蘇省招生就業部門的信息和第三方的研究報告,近幾年該院畢業生的就業率、畢業生就業競争指數、畢業半年後的薪資、畢業5年的職業及薪酬發展、考研出國率等質量指标在全省非211高校同專業和全國同類院校同專業均處于領先水平。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9-08/21/content_523244.htm?div=-1